当前位置:首页->交易监管->交易监管
“农业+旅游”助力脱贫攻坚 ——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乡村振兴小记
发布时间:2019-09-16  浏览次数:  来源:西藏日报

 

    “暖日菜心稠,晴烟麦穗抽”,正如戴叔伦所描绘的这幅场景,在西藏拉萨和西藏日喀则这对双子城中间,有一块名为尼木的宝地,而“尼木”在藏语里是麦穗的意思。作为“文香故里”的尼木县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、珍贵的文化遗产。然而,在2017年之前,尼木县经济总量一直位居拉萨市末位,且脱贫攻坚任务进展缓慢。

  为了找到脱贫攻坚的突破口,尼木县着眼于全域旅游发展布局,与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域上和美深度合作,在北京援藏的大力支持下,尼木县精准脱贫小康示范乡建设项目于2018年4月启动运营。如今的尼木县,正在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。

  尼木县脱贫建设项目主要分两期建设:一期项目北京援藏投资5990万元,主要包括农业休闲区、温泉体验区、森林度假区三大板块,一期项目运营后,截至2018年底,共计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;二期项目投资3000万元,主要包括卡如温泉酒店、卡如村核桃广场及附属设施,项目可带动村民就业、区域农副产品销售等。

  自尼木县脱贫项目建成以来,带动就业人数30人、培训当地群众44人、实现了11户51人顺利脱贫,为尼木县卡如村和周边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,为村民带来经营性收入,有效实现精准扶贫、长效巩固,夯实了产业振兴的基础。

  尼木县是吞弥·桑布扎的故乡,也是藏香的原产地。尼木藏香被誉为“西藏第一圣香”,与“雪拉藏纸”“普松雕刻”合称为“尼木三绝”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尼木藏香从原材料的制作、磨料、晒砖、配料到成品的过程,都采取传统手工制作的方式,看似简单,却暗含很多技巧,令人惊叹不已。

  50岁的次旦就是专门制作藏香的手艺人。“我从16岁就开始学习制作藏香,到现在已经有34年了。在尼木藏香产业园建成之前,制作藏香的手艺人并不受重视,收入也不理想,但产业园建成之后,为我们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,同时也给了我们继续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的机会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学习体验制作藏香,我感到十分欣慰。”

  结合自身实际,尼木县卡如乡引入大桃种植和藏鸡适度规模化养殖技术,结合全域旅游战略发展林果业,建成大规模桃园种植基地,打造“旅游+农业”的特色发展模式,为游客提供与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田园式生活旅游项目,同时也为贫困群众创造了新的工作机遇。

  “我其实就是个种地的。”这不是尼木县卡如乡组织委员王荣华的戏言。王荣华今年33岁,自种植基地开始以来,几乎每天都带领群众一起下地干活。“每天不到7点起床,晚上经常加班到8点半,周末的时间也几乎耗在了这片土地上,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。”当记者问他后不后悔到这里来时,他只说看到小树茁壮成长,就会有种特殊的成就感,看到别人吃着自己种出的桃子由衷地说句“好吃”,就足够了。他说:“我今后要在卡如村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,打好党和人民脱贫攻坚的牢固基石,还要再加把劲儿提升村里人的生活质量。”

  卡如村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与特色,推出“核乡寻忆”项目,项目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,形成了政府主导、企业运营、合作社参股、农牧民增收的“三位一体”产业扶贫模式,旨在打造一个集田园自然景观、人文特色旅游、藏家民宿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示范园。不仅让当地村民真真实实地看到了产业扶贫的成效,也让贫困户们对于脱贫致富更有信心,在项目运营后,“核乡寻忆”的卡如村荣获2018年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称号。

  在大规模开发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,尼木县也兴起了许多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,有当下火爆的网红打卡地“高原上最孤独的咖啡屋”,地处尼木森林公园赤朗沟内。在前往咖啡屋的路上,除了美景,还有刺激的探险越野线路和越野人寻觅的“诗和远方”。尼木卡如温泉驿站融生态、温泉、民俗风情于一体,致力于让消费者体验到原生态的温泉和特色民俗文化……如今的尼木县旅游业以卡如温泉驿站、“千年核桃树”卡如村、“高原上最孤独的咖啡屋”等为旅游目的地,以文化旅游业发展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结构升级为总目标,成为了318国道上的一颗璀璨文旅明珠。

【打印本页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关  闭】
建设单位:拉萨市农业农村局